成果展示

湖北省流通业参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06浏览次数:977

  一、 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
  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也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演化。自21世纪以来,湖北省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从经济总量上看,湖北省全省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3545.39亿元持续上升到2011年的19594.19亿元,每年的实际增长率保持在13%左右,超过全国GDP的增长速度[①]。从产业结构上看,湖北省三大产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8.7:40.5:40.8调整为2011年的13.1:50.0:36.9,基本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从2000 年的18.7 %降至2011年的13.1%,期间,第一产业比重始终低于第二、三产业,且与二、三产业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二产业发展加速,所占比重呈整体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40.5%升至2011年的50%,这种情况完全符合湖北省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湖北省2000年以来三大产业比重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①]   单位:%

  产业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
18.7
40.5
40.8
2001
17.8
40.6
41.6
2002
16.8
40.6
42.6
2003
16.8
41.1
42.1
2004
18.1
41.2
40.7
2005
16.4
43.3
40.3
2008
15.7
44.9
39.4
2009
13.8
46.6
39.6
2010
13.4
48.7
37.9
2011
13.1
50.0
36.9
  (二)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湖北省经济发展仍存在根本性问题,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类型结构、居民消费结构等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这些矛盾的存在影响了湖北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三大产业之间结构不协调
  目前,湖北省三大产业结构大体上符合和适应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要求,但是三大产业之间关系并不十分协调,比较三大产业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为:其一,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其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平稳且始终领先于第一、三产业;其三,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始终低于全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省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大体上低于全省增长速度(见表2)。由此说明湖北省三大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因为: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过慢,跟不上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但是速度过快,影响到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虽然一直是平稳上升的,但是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未达到产业结构较高阶段所应表现出来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全省经济发展贡献不大。
表2  2005-2010湖北省三大产业实际增长速度表   单位:%

  产业

年份

第一产业增速
第二产业增速
第三产业增速
全省经济增速
2005
4.0
15.2
11.8
12.1
2006
5.1
16.0
13.5
13.2
2007
4.7
16.7
15.9
14.6
2008
6.0
16.6
12.4
13.4
2009
5.2
16.8
12.3
13.5
2010
4.6
20.2
11.3
14.8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
  2.三大产业内部结构不协调
  (1)第一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第一,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单一,农业比重畸重。从表3所列数据可以看出,湖北省第一产业内部增加值偏重于农业,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50%以上,而林、牧、渔业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不大,产业结构单一型特征非常明显。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表3     湖北省第一产业内部增加值(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亿元

  产业

年份

农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2005
932.15
37.30
545.40
236.49
24.24
2006
995.46
40.50
487.09
221.42
97.73
2007
1152.09
41.86
686.19
310.83
105.87
2008
1395.76
49.69
1008.65
372.98
113.39
2009
1511.49
57.67
881.78
413.14
121.11
2010
1921.67
65.37
925.04
458.58
131.33
2011
2299.30
86.10
1205.80
508.80
152.90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
  第二,农村经营体制落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湖北省农村经营体制仍停留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小规模生产水平,这种经营体制不仅使农业的专业化水平和规模效益偏低,而且导致产品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也很低,处于这种经营体制与机制中的农业非常脆弱,不仅难以抗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也不利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由表4可以看出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机耕面积和机械植保面积约占播种面积的1/2,机播面积、机械收获面积则更少。
表4  湖北省农业现代化情况   单位:千公顷
年份项目
2008
2009
2010
2011
播种总面积
7272.33
7527.50
7997.57
8009.57
 
农业机械化情况
机耕面积
3886.28
4099.40
4517.14
4732.21
机播面积
469.45
637.18
815.61
1107.84
机械植保面积
4035.71
3871.91
4074.38
4260.10
机械收获面积
2251.94
2554.97
2780.52
3135.31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
  第三,农业生产模式初级,农副产品效益较低。首先,湖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达不到市场化的要求,尚未形成完整的农副产品产业;其次,湖北省农副产品的销售方式以分散的农户零售为主,而农户无法完成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只能出售初级产品,因此农副产品的附加价值较低,从而导致价格较低和商品化程度不高,阻碍了农副产品集群化发展;最后,湖北省农副产品分散经营,难以建立知名品牌,难以获得名牌效益。由于存在以上不足,湖北省地区农副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农副产品生产所获得的效益比较低,农户难以实现收入的持续增加。
  第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第一产业,难以形成集约化生产经营。与第三产业相比,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2010年全省劳动力约2154.4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占909.22万人,第二产业仅占344.93万人;2011年全省劳动力2203.0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占885.63万人,这说明湖北省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第一产业,容易带来两个不好的结果:一是农业生产的效益偏低,即使许多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他们种植土地的积极性也不高,致使部分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效益不高,有些土地甚至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无法在农村进行集约化生产经营,影响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2)第二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第一,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偏高。根据工业结构演化三阶段理论,目前湖北省工业发展正处在第二阶段,即高加工度阶段,但是轻重工业比例不合理,工业内部比例失衡,加工组装制造业比重偏低。湖北省六大支柱产业中(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电子信息、纺织),有四大产业属重工业(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数据显示,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总值为28072.73亿元(当年价),其中重工业为19702.45亿元,轻工业为8370.27亿元。如图1所示,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构成比例中,重工业占70.2%,轻工业占29.8%,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第二,传统产业发展受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成熟。湖北省汽车、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的设备老化严重,技术更新不够快,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导致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在湖北省高新技术产品中,投资类产品较多,消费类产品不足;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尚未形成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水平不高,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关产业的支持,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第三,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当前,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化肥、水泥、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这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近40%,但其耗能总量所占比重却高达80%以上。2011年,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量为12328.80万吨标煤,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
  第四,湖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成果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湖北工业企业技术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研发、生产能力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雄厚的科技资源没有被完全激活,科技优势发挥不够、产学研结合不紧、创新效率不高等问题长期存在,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导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知名品牌不多,品牌效应较弱,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3)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第一,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小,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不够快。湖北省第三产业主要以层次较低的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商业饮食、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为主,且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创造的附加值较低。而代表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旅游业、咨询业以及现代物流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与发达地区有所差距。
  第二,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传统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新兴第三产业发展不足。2012年,湖北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25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210.94亿元,增长10.8%。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8.7%、7.2%、26.1%、5.0%、14.3%和7.7%,虽然湖北省新兴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但传统第三产业比重仍然较大。
  第三,第三产业增长方式落后,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居主导地位。湖北省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资本投入的增长所带动的,资本投入的增长在经济增长中仍然举足轻重,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居于主导地位,湖北省的第三产业的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
  二、流通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联的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流通产业成为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流通业的本质决定其具有引导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的功能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是社会生产过程的重要阶段,是生产和消费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流通的本质从时间上看是“减少耽搁迟滞与断档脱销”,从空间上看则是“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②]。这两者都是寻求经济运行、经济流程中各个环节和领域最佳均衡点的方式。当前,凭借信息技术、物流技术和连锁经营,不仅在时间方面而且在优化结构的空间方面,流通业已经牢固确立了重要的支配、主导地位[③]
  流通的过程同时也是配置资源、优化结构的过程。流通产业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外大量实例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美国流通业巨头沃尔玛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大型生产商宝洁公司结成以流通为主导的战略联盟,“通过联盟的形式,借助计算机开始实现信息的共享”。用沃尔玛自己的观点来解释:零售业能够不断降低交易成本,为生产商创造订单、寻求销路、减少库存、加快周转,为用户带来实惠,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而所有这一切,刚好是流通业在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过程。日本的伊藤洋华堂在80年代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利用共同配送体制,充分与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合作,促进产销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见,零售企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上游的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配置资源、调整结构、繁荣经济的重要作用。再如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苏果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确定流通现代化发展方向后扭亏为赢,同样展示了连锁商业在制造业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以上这些具体的案例可以看出,流通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承上(生产)启下(消费)的重要功能,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调整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流通业自身的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最核心的标志就是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提升,流通业规模的扩大、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产业结构。
  1.流通业涉及第二、三产业,其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高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由消费决定。流通产业的发展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流通产业是支撑和促进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体化的载体,是实体经济中与商品贸易直接关联的产业经济活动的总和。广义的流通产业既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又是第三产业中的基本内容之一。从产业特点和研究范围来看,广义的流通产业包括与第一产业相关联的农产品流通、与第二产业相关联的工业生产资料(资本品)和工作生活资料(消费品)流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商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④]。所以,流通业自身规模的扩大,能够相应提高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
  2.调整流通业结构对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影响
  流通是现代经济的火车头,是市场的杠杆, 可以起到撬动生产、启动消费的作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流通,企业的经济行为,最终都要表现为交换行为。任何一个部门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流通,都受到流通的制约和影响,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流通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产业结构重心转移的速度日益加快,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加速上升,尤其在发达国家这一变化更加明显。因此,调整流通产业结构,不仅会加快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第三产业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导力量,有利于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运行序列,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流通业能够带动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流通产业对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本能要求,是促进和推动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商品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完整通畅的信息传导机制,就会延迟或中断商品流通链条,进而影响或中断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为了防止这种意外的发生,信息技术的产生、运用、成熟,总是以解决和适应各行业、各领域的要求作为其发展动力,流通产业和流通活动自然而然地成为信息技术扩散和渗透的推动力量。
  2.流通领域的现代管理模式都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流通业内大规模并购、连锁和跨区经营迅猛发展鞭策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为了使流通业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走向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现代信息技术、物流技术如POS 系统、EOS 系统、配送平台等都需要得到相应的发展,信息产业需介入商品流通的每一环节,因此,信息系统技术在流通业发展的同时迅猛发展这已经成为不可逆阻的事实。流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和战略目标,需要大规模并购、连锁、跨区经营,这就需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这在客观上鞭策信息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3.虚拟化流通如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买卖双方通过因特网来发布信息、传递信息、建立电子商务虚拟市场,完成交易过程,使商品交易无纸化、自动化、智能化,这些虚拟化流通方式的发展均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
  4.政府与流通企业的沟通,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政府与流通企业的衔接采取网络平面模式,即以流通企业信息网和政府信息网为桥梁和纽带,将流通信息充分沟通,并以利益共享为机制,促使流通企业自觉自律,以形成协同自序的状态,从而引导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这种现代化宏观调控模式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化必须深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综上所述,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流通产业的发展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得以扩散和渗透的领域,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湖北省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商品流通业是湖北省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凭借其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国务院批准的流通体制改革试点省市这一契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近年来,湖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湖北省流通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流通业城乡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其引导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功能的发挥
  流通业的本质决定其具有引导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的功能,但是流通业发挥其本质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城乡市场一体化,流通业能在社会范围内不受限制地灵活及时地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然而,湖北省城乡流通设施差别较大,农村地区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消费环境不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湖北省主要流通企业基本上集中于城市,以本土连锁经营比较成功的中百集团和武商量贩为例,其超市门店大多设在武汉市,其次是鄂州、黄石等市级城市,向周边乡镇扩张较少。据《湖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湖北省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9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7795.57亿元,增长16.8%,乡村实现零售额1401.24亿元,增长11.7%。乡村实现的零售额仅占全省零售额的15.24%,这说明湖北省流通业城乡发展十分不平衡,这种城乡失衡的市场发展状况容易造成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影响生产和消费的有效连接,严重制约着流通业本质功能的发挥。
  (二)流通企业规模效益低下,难以发挥示范效应,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不强
  流通业与第一、二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业的发展不仅影响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对第三产业产生带动作用。流通业带动作用的发挥需要有大规模流通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流通企业甚至第三产业的共同发展。目前湖北省虽然流通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大规模流通企业却很少,导致流通业产业集中度偏低,辐射功能和规模效应不明显,难以发挥大规模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够强。
  (三)流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不利于流通业自身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自21世纪以来,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在湖北省得到快速推广,从商业业态来,shoppingmall、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折扣店、仓储式会员店以及电视购物、网上购物、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形式的新型业态种类都有明显发展,且发展势头良好,但目前规模和实力仍较小,零售业中的百货业、超市仍是主导业态,销售总量占零售业的三分之一以上。大型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如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等发展缓慢,设施陈旧老化,制约着商品流通业的发展。这些状况充分说明湖北省流通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不利于流通业的健康发展,更难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物流成为流通业发展的瓶颈,影响流通业结构优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商品生产过程中,90%以上的时间被物流过程占用,从商品生产出来至到达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几十次的搬动、装卸,长时间的储存、保管,因此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左右,高则可达70%。降低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物流成本,对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整体提升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湖北省虽然有发展现代物流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是物流的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大规模的物流企业较少,物流市场尚未被激活,物流业已成为制约湖北省流通业结构优化的瓶颈因素。
  四、促进湖北省流通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现代化流通网络建设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湖北省流通业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而现代化流通网络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湖北省城乡市场一体化,骨干流通企业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湖北省应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化流通网络,尤其要建立高效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让流通业不受限制地发挥其引导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
  (二)重点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针对湖北省流通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大规模流通企业较少,规模效益低下的情况,政府应当积极培育具有竞争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整合资源、配置资源的功能,扩大大型流通企业的示范作用。支持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接近市场、灵活应变的能力。具体做法包括:第一,要遵循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支持企业收购合并等,大力支持和发展一批国内具有自主品牌、发展潜力巨大、综合竞争实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第二,由于中小流通企业的灵活性与对本地区经济的适应性,应该在政策和投资上予以支持,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和水平,最终形成大中小流通企业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
  (三)促进连锁经营的发展,优化流通业内部结构
  针对流通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湖北省应当积极发展新型零售业,改造传统的小型零售店铺,大力发展各类连锁经营新业,同时规范发展特许加盟连锁。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将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相结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超市,扩大网上采购与销售规模。加快构建商贸物流体系,推动批发、仓储企业延伸物流综合服务功能。
  (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促进流通现代化
  以现代物流为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使物流成为独立的高度组织化、系统化、规模化的新型产业,实现商流与物流分离。流通企业一要将自身不具备比较优势的物流活动,尽可能多地委托给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二要按照现代物流发展的规律,建立合理有效的供应链,推进生产和销售及其他处于产业链中不同阶段的企业联合;三要探索和推广流通新型业态和新型营销方式的发展,对连锁、特许、超市、大卖场、电子商务、采购分销、多式联运等各种有效的商品流通方式予以积极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商务部.2009/2010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
  [2]汤进华,张霞,宋成舜.湖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联动发展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1).
  [3]王雅鹏.推进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4).
  [4]赵娴.发展流通产业实现消费促进和结构升级.中国流通经济,2011(11).
  [5]周茗.湖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策略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6]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9(31).
  [7]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中国工业经济,2010(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本项目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资助完成
作者简介:吴振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王 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
     王 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

 



[①][①]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
[②] 参考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总论第11页。
[③] 参考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总论第12页。
[④]参考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总论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