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武汉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4-24浏览次数:737

  一、选题缘起
  旅游是一种具有较强文化性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文化现象。因此,旅游与文化之间可谓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除了欣赏异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之外,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异质文化的好奇与追求也是影响现代旅游者选择出游或选择目的地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既是旅游的最初动机,也是旅游的最终目的,异地文化的差异促使旅游行为的出现和形成,所以文化性是旅游的本质属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旅游也为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载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武汉市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大都市,是国内城市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文化资源是武汉市旅游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黄鹤楼、古琴台、归元寺、东湖、户部巷等知名景点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武汉的文化型旅游资源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武汉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设施缺乏、文化商业化现象严重、文化宣传力度欠缺等,使得文化资源的吸引力无法凸显,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游客群体。所以,如何促进旅游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已成为当前武汉市旅游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武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因此,本课题以“武汉市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为中心进行探讨与研究,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二、研究背景
  (一)理论背景
  1.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简述
  (1)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是以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各种旅游活动和消费需求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而第三产业发达程度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各国都在努力建设与发展旅游业。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产业,是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消费,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与行业的集合。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商品生产渗透到精神领域的结果,它是一个兼具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的综合性产业。
  (2)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共性
  a. 经济性特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核心,都表现为人们对文化和旅游产品的消费。旅游产业以文化产业存在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服务,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这两大产业不仅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较强的带动作用。两者之间不仅能够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对于其他相关产业,如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等的发展也会产生带动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 地域性特征。由于受到特定地域条件和环境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字、风俗、艺术形式等,构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多姿多彩、极具特色的异质文化正是跨文化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对人们的文化交流和旅游活动都产生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c. 传承性特征。在人类生存繁衍和长期发展中,不同时代所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化传统和技能等总是能够通过一定形式传承下来,从而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通过文化活动和旅游活动进行传播和继承,使得不同地域的文化实现互动与融合,不同时代的文化得以承接与发展。所以,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都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承的功能和特征。
  d. 创造性特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继承先人文化成果与精神财富的同时,还会根据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创造。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能促进不同地域、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了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腾飞使文化交流的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人们的观念也不断更新,促进包括旅游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的创造与发展,反过来又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
  2.旅游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1)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活动自始至终都包含着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a、文化需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旅游过程实际上是文化的体验和享受。b、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旅游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魅力。c、文化环境是旅游的基础条件,旅游品质的提升需要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作为支持与保障。d、文化交流是旅游的重要功能,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不同文明的沟通和交流。旅游者及其进行的旅游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在当今社会,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为满足人们需求而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伴随旅游业飞速发展的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地区优秀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逐渐成为激发人们旅游动机的重要元素,吸引了广大的海内外旅游者,所以说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旅游还是文化的传播渠道,随着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文化交流渐趋频繁,融合程度大大提升,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3.旅游与文化的互动作用
  (1)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
  a. 文化提升旅游资源的品质。以文化为依托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在旅游开发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动人文化的掩映与衬托下,再普通的自然景观也能绽放照人光彩;对于原本品位较高的山水资源来说,更是锦上添花,为其注入灵魂,增加其吸引力。
  b. 文化打造旅游品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旅游产品或旅游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必须树立自己的旅游品牌。在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都处于相同或相近水准的情况下,旅游产品本身凝聚的文化内涵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只有将旅游产品的开发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土壤中,体现出自身特色,才有助于打造出叫得响的旅游品牌。
  c. 文化带给游客较高的审美体验。旅游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山水之美、建筑之美、民风之美等都是游客追求的目标。那些仅限于感官刺激的旅游产品带给游客的只是低层次的审美体验,无法引起游客精神上或心灵上的共鸣;只有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才能够带来高品质的审美体验,为游客提供更为深刻的旅游经历。
  d. 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环节,对旅游业的渗透是全方位的。首先,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开发出富有品位的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旅游资源的魅力以及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力;其次,文化教育能够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从根本上加强其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进而形成先进良好的旅游企业文化;最后,文化传播能让游客提升自身素质,正确认识可持续旅游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这过程中应当发挥的作用,从而形成科学的旅游发展观。
  (2)旅游对文化的推动作用
  a. 旅游丰富文化的内涵。旅游与宗教、建筑、民俗、饮食、艺术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有机结合,一方面能增加旅游活动的内容与乐趣,另一方面也将极大地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价值,使文化焕发出独特魅力。
  b. 旅游推动文化的开发与交流。文化是种相对抽象的事物,需要通过一定形式才能向人们展现其魅力,而旅游就是文化开发与表现的最佳载体,旅游活动能够通过音乐、歌舞、雕刻等将文化以一种具体的、人们能够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文化实现其存在的意义。同时,旅游还是文化传播的桥梁,旅游活动的进行能够促进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异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实现文化的大融合。
  c. 旅游促进文化产业化进程。旅游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一方面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另一方面也使文化以更为具象的形式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这些都有助于促进旅游文化的产业化。
  d.旅游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旅游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的支撑和动力,许多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诸如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艺术形式、古代建筑等正是由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得到了保护和保存。
  总而言之,旅游和文化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两者的互动与融合有助于实现利益双赢,也有利于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
  (二)社会背景
  1.文化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形式之一
  人们选择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出游,有的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有的是想要领略异域风光的秀美,但更多的游客是出于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和追求,因此文化旅游已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形式之一。一个地区若要发展旅游业,打文化牌是必经的途径,也是一条捷径。我国不少地区凭借富于特色的地域文化开发了一批旅游精品,在市场上独领风骚。例如,安徽的徽文化、江浙的古镇文化、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哈尔滨的冰雕文化、三峡的巴楚文化、成都的休闲文化和美食文化等等。对于一些新开发的景区来讲,它们可能没有太过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开发商也纷纷打文化牌,创造现今游客感兴趣的文化,例如房产文化、时尚文化等来博取游客的注意和青睐。这充分说明了文化对于旅游产品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倡导文化和旅游融合是当下的一种趋势,没有文化品味的旅游产品缺乏生命力,最终将失去市场。
  2.武汉市旅游与文化融合有待加强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旅游已经由少数人独享的小众乐趣,迅速成长为国内经济的朝阳产业,汇聚在冰雪旅游、高原旅游、宗教旅游、陵园旅游、沙漠旅游等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下的旅游方式和旅游种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旅游”发展的重点不在于自然风光的优美与否,而在于人文旅游资源是否足以吸引广大旅游者的眼球,因此一个城市的文化素养、文化积淀对于其发展城市旅游而言至关重要。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在发展“城市旅游”时为自己定位了相对贴切的文化形象,如北京、西安的古都形象,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成都的休闲之都形象等,都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
  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武汉市在“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这两项指标虽然连续攀升,但城市旅游的整体水平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又因为大武汉的文化构成较为复杂和多元化,所以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具有代表性且能够达成共识的文化形象。通俗地说,就是游客在听到“武汉”这个词之后,很难用若干个确切的词来概括其文化形象,这对武汉城市旅游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事实上,作为“三镇通九省”的大武汉,并不缺少文化内涵和人文风貌,缺少的是如何将文化内涵融合到旅游发展中的措施和手段。武汉是荆楚文化的中心,是辛亥革命的摇篮和爆发地,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相碰撞形成了其独特的多元文化,武汉是个人文资源相当丰富的城市。在自然资源方面,武汉市区共有11座山、140处湖泊;在文化资源方面,全市共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国家、省、市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其中更有4处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上的优势和质量上的强势,都为文化与旅游并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问题诊断
  (一)武汉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态及载体
  武汉的历史几乎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样悠久,可以追溯至四五千年前。从三国孙权时代起,武昌和汉阳筑城也已有1800年历史。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武汉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文化形态也呈现出千姿百态:荆楚文化、首义文化、宗教文化、知音文化、三国文化、黄鹤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多元文化共同交织出武汉光辉灿烂的文化星空。
  1.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能够被利用来开展历史文化旅游活动的各类旅游资源。据历史学家考证,武汉黄陂北郊发现的盘龙城遗址,原为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盘龙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也是中国目前在长江流域发掘的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充分展示了江汉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知音文化是武汉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故事发生地的古琴台至今仍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三国文化是武汉历史文化旅游的另一大品牌,建于三国时期的江夏和却月古城(位于武昌和汉阳),是唐朝时的著名商埠,明清时更跃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文化是武汉历史文化中极其璀璨的明珠。
  此外,武汉很多地名背后都蕴藏着动人的历史传说,比如为皇帝接过驾的集家嘴、关羽驻兵磨刀的卓刀泉、清初的武科考场阅马场、纪念孙中山的中山大道和中山路等等。无数民间传说和历史事迹赋予武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要深入挖掘,必能大大提升武汉旅游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武汉旅游的品牌形象。
  2.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武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把它从历史文化中分割出来,是因为它可以算是武汉近代历史文化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武汉是一座光荣的革命城市,有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它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辛亥革命的起义之城,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因而决定了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革命胜迹可谓遍布武汉三镇,例如打响1911年辛亥革命第一枪的起义门旧址,民国时期鄂军都督府所在地红楼等,据统计,目前武汉共有八七会址、烈士陵园、纪念馆等35处红色旅游景点。
  首义文化是以辛亥首义为中心产生的一系列革命文化,集中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是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现今,无数游客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首义,望着旧时的景物、遗址,重现着首义革命的壮烈与伟大。反映首义文化的最佳载体包括:红楼、起义门、首义烈士墓、黄兴拜将台旧址纪念碑、彭刘杨三烈士亭、孙中山铜像、首义博物馆等等。
  汉口旧租界文化,汉口旧租界既被指为旧中国的历史耻辱,又被奉为今存的优秀历史建筑遗产。汉口旧租界应当是武汉城市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旅游景观。
  革命文化永远是武汉历史文化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革命文化与人们的爱国情怀融合起来,激发游客的爱国热情,从而提高革命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及其存在的意义是今后革命文化开发的重点。
  3.市民文化
  武汉冬冷夏热,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给很多人的印象是“气候恶劣”。但正如易中天所说:“在如此恶劣条件下熬过来的武汉人,有着其他地方人寻常没有的大气和勇气。然而,武汉的自然气候极差,历史气候不佳,文化气候却不坏。”与武汉人打过交道的外地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武汉人个性坦诚,心无城府,待人热情,且心胸宽广非常具有包容性。有了热情好客的主人,客人自然乐意前来,这对武汉旅游的发展不无裨益。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武汉市民文化中不足的一面,比如武汉人的火爆脾气闻名全国,粗俗的汉骂不堪入耳,一度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对武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如何挖掘并发扬武汉市民文化中好的一面,并摒弃其文化中的糟粕,还需要所有武汉人共同努力。武汉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武汉精神文明建设同步。
  4.商业文化
  作为中国的腹地城市,武汉以临江的舟楫之利,成为控扼南北,援引东西的九省通衢。交通的便利为商业的繁荣发达提供了有利条件,武汉自古就有“重商兴商”的传统。尽管与浙商、晋商等大商帮相比,鄂商的自我认知、群体意识和社会形象较弱,但这并不妨碍武汉商业的蓬勃发展。
  在历史上,武汉的商业文化与码头文化密不可分。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前期,作为四大商业名镇之一的汉口已经有近三十个码头,是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贸易运输业极为昌盛,可谓是“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旧时的武昌手工业发达,造船、冶金以及铸造钱币技术全国闻名。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汉正街声名鹊起,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赢得“天下第一街”的美誉;进入九十年代,中商、汉商、中百相继上市,全国罕见。1991年全国百家最大零售商场中,武汉占了7席,数量上雄踞全国之首。
  尽管在与上海、广州等地新崛起的制造业的竞争中,武汉暂时处于下风,但数百年商业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为武汉的商业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武汉商业文化注入旅游业的发展中,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商业的发展,不失为一种新选择。
  5.饮食文化
  武汉人爱吃,也会吃。虽说鄂菜在八大菜系中排不上名,但这并不影响武汉美食名扬天下。有人将武汉饮食比喻为“鸡尾酒”,看似特色不鲜明,但融合了天南地北的风味,各种味道皆有,使“没有特色也是一种特色”。
  “来一捞/热干面/芝麻酱/拌着麻油/黑黑发亮/加一盘/三鲜豆皮//金甲衣/四四方方/微醺酥香/已饱有八分/要不再来点//油饺和面窝/一样吃一个/什锦豆腐脑/还是糊汤粉/选一碗/干稀搭配/才最好……”网上风靡的《过早歌》充分说明了武汉美食的丰富性。
  武汉最著名的小吃荟萃户部巷。户部巷因其品种众多、特色鲜明的汉味早点,享誉三镇,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武汉人爱吃的热干面、闻名全国的精武鸭脖和周黑鸭、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梁子湖的大闸蟹、汤逊湖的鱼丸等等都让人“过嘴不忘”。在菜式上,清蒸武昌鱼、洪山菜苔炒腊肉、黄焖甲鱼、皮条鳝鱼等佳肴也能满足天下最挑剔的味觉。
  在吉庆街,常年活跃着一群擅长吹拉弹唱的民间艺人,为客人即兴表演各种节目。吉庆街大排档之所以名扬全国,蕴藏其间的“民间艺术”功不可没。武汉如能充分挖掘其饮食文化中的潜力元素,必能与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实现餐饮业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6.地方文艺
  武汉的地方文艺也非常发达,汉剧、楚剧、湖北评书和湖北大鼓都各有千秋,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中国京剧大师谭鑫培演绎的“汉派”精神文化,影响中国几十年。建议发扬谭氏京剧演艺“精神”,以谭氏精神建演艺剧厅,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文艺节目,可为武汉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7.节庆文化
  节庆文化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是民俗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的内容。武汉的节日民俗包括传统节令、外来节令、新时期节令和武汉特色节令四大部分,这些节庆文化既受到传统楚风的浸润,又具有大都市自身独特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湖北旅游业的发展,武汉市为吸引来鄂游客,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庆旅游活动,主要包括:中国武汉国际旅游节、武汉国际赛马节、武汉渡江节、归元庙会、东湖梅花节、南岸嘴国际风筝节、晴川阁大禹文化节、汉阳汽车文化旅游节等等,这些节庆都表现了独具特色的武汉风情,展现了浓郁的荆风楚韵。节庆活动的举行、节庆文化的传播对于吸引游客来汉、推动武汉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8.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即指城市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近代开始,由武昌、汉口、汉阳三个市镇形成的武汉市就已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大都会。武汉借助自身的区位优势,得“中”独厚,水运发达,铁路开题,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要港,被人们誉为“东方芝加哥”,那些多姿多彩的近代建筑是武汉都市风貌和文化特色的最佳体现,昙华林就是其中的一颗明珠。近些年来,“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给大武汉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江汉路步行街是武汉著名的商业街,也是武汉展现其都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与江汉路步行街遥相呼应的是坐落在武昌的光谷广场,时尚的建筑,是武汉这座大都市现代化的魅力。
  9.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武汉市内及其周边宗教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每年都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旅游者前来参观。据统计,目前武汉市宗教旅游景点游客接待量已超过每年250万人次,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已形成品牌。
  作为宗教旅游资源的代表,归元寺、宝通禅寺、长春观、木兰山、道观河都颇具规模,并在全国宗教界享有一定知名度,对宗教旅游者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如:春节期间前往归元寺进香已成为武汉的民俗,长春观打出以气功武术、道教理疗为主的“道教养生专项游”品牌。由佛道教寺庙观光、养生体验、文化参悟、生态体验等组成的“佛道宗教文化风情游”也已初具规模。
  (二)武汉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1.文化是武汉城市旅游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相较于自然旅游资源,占据明显的数量与质量优势,加上现阶段武汉正着力于城市旅游的飞速发展,因此文化必然成为今后武汉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当旅游业成为新兴经济增长点的时候,旅游者的旅游形式、旅游目的、旅游性质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纯观光型旅游,而更渴望了解景观背后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以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为例,二十年前绝大部分游客前来的目的不过是“看一眼”,然后站在广场上以黄鹤楼为背景拍照留念。现在的游客,除了登临,更多是探究黄鹤楼背后的人文历史、诗文典故、名人遗踪,欣赏李白、崔颢、贾岛、陆游、白居易等古人的黄鹤楼诗赋。
  “城市旅游”进化为“城市文化旅游”后,整个产业进入高盈利时代的同时,游客也由过去的追求“感官收获”转换为追求“精神收获”,旅游真正成为一场人人都能享受的“文化欢愉盛宴”。
  2.城市旅游是武汉文化传播、创新和保护的重要途径
  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但作为省会城市,武汉的自身文化以及它代表的湖北文化都没能得到很好传播,没有把自己的城市文化更好的融入旅游中,或者说没有及时将旅游升级到“文化版”,在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方面,缺乏挖掘、开发、提炼等有效手段;一些新上马的旅游项目在景区策划、热点设计等方面,对历史底蕴、文化风情的宣传也很不够。以东湖的文化发掘为例,虽然已经在白马洲、九女墩、鼓架山、饮马池等古代遗迹上做足了文章,但有些历史典故仍然没有得到利用,比如明朝文人聂豹在《湖隐记》中叙述的著名隐士刘仲武,他居住在一条小船上,以东湖为家,“每兴至则扣舷而歌,扬帆而游,若有得焉。而人莫知其所为,识者谓其逃而有托其隐者乎,遂以湖隐自号,而人亦以隐称之焉。”如果在湖心岛修建一处刘仲武的隐居草堂,肯定会比现在的“寓言雕塑公园”更具文化力量,因为这不仅以一种更为具象的形式对古文化进行了弘扬,更为游客的旅游活动增添意境与乐趣。
  (三)武汉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迫切性
  1.文化旅游势必成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报告,文化旅游在全球旅游活动中的比例已经占到40%,欧洲超过半数的城市旅游属于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美国每年约有30%的游客将目的地城市的艺术文化作为出游的首要选择。中国国家旅游局自2002年起每年都要针对入境游客进行一项“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调查,10年来“文物古迹”始终名列第一位,充分表明文化旅游势必成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方向。武汉文化资源底蕴丰厚,具有开发和完善文化旅游结构、形成品牌效益的天赐良机,理应走在旅游经济的前列。
  根据《201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市区旅游景点增加至35个,全年吸引国内游客人数高达1.1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14.74亿元。这几组数据虽然均创下武汉的历史新高,但与其他省会相比,勉强排在中游位置,更无法与上海、北京、广州这三大都市相提并论。基于这种被动局面,若想把武汉建设成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中心城市”,当务之急是尽快建设并推出一批“高精尖”的城市文化旅游热点,以此增强武汉的城市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更多的人来武汉、爱上武汉,直至移民武汉、定居武汉。
  2.武汉旅游和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不合理,旅游与文化融合不充分
  管理机制问题是制约武汉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障碍。武汉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分属于多个政府部门管理,文化部门管理娱乐场所和文化场馆,文物部门依靠其自身掌握的文物资源建立一系列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林业部门主要管理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园林部门负责主题公园管理工作,旅游部门管理风景区和度假区等。这种管理机制容易造成各自为政,彼此孤立,从而导致各种文化旅游资源难以进行有效整合,纯粹的文化元素或旅游元素相对较多,文化元素难以融入旅游元素,旅游元素的文化底蕴也难以得到彰显,旅游与文化融合不充分,无法形成极具吸引力的优质文化旅游资源。
  这种体制的另一弊端在于许多旅游区兼具多种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又分属多个行政部门管理,这样就导致了多头管理、意见相左等问题,不利于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以东湖为例,其面积广阔,内部与周边构成复杂,既有风景区也有主题公园,湖北省博物馆也在东湖周边,加之东湖本身就是一个自然保护单位,因此所涉及的管理部门是多个,如何协调这些单位之间的利益,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更好融合,从而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缺乏,旅游与文化发展脱节
  在武汉市的旅游产品开发中,旅游和文化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武汉市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往往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具体问题,双方之间缺乏互动与互相促进,文化部门仅关注文化产品、旅游企业只研究旅游产品,对旅游产品深层次的文化价值挖掘不够,因此导致旅游产品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古琴台从它存在的历史来看,应属于典型的文化旅游资源,也算是武汉市内最有标志性的旅游景区之一。但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尽管开发的景点也都在往“知音文化”以及伯牙与子期的传说故事上靠,但展现稍显形式化,对于文化本身的内涵挖掘不够,因此对游客的吸引力也略显不足。目前,来古琴台游览的游客人数日趋减少,很多来此的游客对于那些形式化的景点兴趣似乎也不大,其中很大一部分只是在月湖畔走走看看,享受湖景相映、幽静宜人的自然氛围。这就是由于文化内涵挖掘不足,难以让游客产生对这段历史文化加深了解的欲望。
  (3)文化旅游产品创意不足,文化开发欠缺新意
  武汉市拥有荆楚文化、知音文化、革命文化、都市文化、宗教文化等厚重和多元的文化资源。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有关部门只是以相对单调而传统的方式来对各种文化进行开发和展示,缺乏新意,能充分反映文化旅游资源的高层次创意项目相对匮乏,无法抓住游客更多的注意力。具体地讲,就是缺乏把文化遗产、文化现象等一些“死”的东西转变为游客喜闻乐见、愿意体验的“活”产品的创意,缺乏把单纯文化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包装和创意。
  黄鹤楼可谓是一座文化的城堡,就黄鹤楼文化的开发现状而言,不算是成功的,有关部门只是以一种平面的方式向游客展现黄鹤楼的文化,缺乏立体感和创新性。也就是说,他们只是把一堆文化端到游客面前,而不考虑游客是否愿意接受或者是否喜欢这种方式。所以,尽管黄鹤楼一年接待的游客数以百万计,但是在游览过程中能够充分领略深厚的“黄鹤文化”的游客却少之又少。设想一下,如果对现阶段导游讲解、游客倾听的传统方式做出改变,设置各类活动,让游客参与进来,如开展书法竞赛、现场吟诗比赛或让懂历史的游客对黄鹤楼的历史进行讲解等,必定能够调动游客的积极性,也让游客对黄鹤楼的文化内涵有更为直观的理解。
  (4)城市主题文化挖掘不够,文化旅游品牌缺失
  武汉作为“荆楚中心”、“首义之城”,特色文化光辉灿烂,但若以质量或品位为标准,武汉则急需提升其文化资源的品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把资源的数量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最终提高经济效益。要让武汉文化旅游资源的品质得以提升,促使城市旅游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挖掘并彰显武汉的城市主题文化。
  所谓城市主题文化,是指一个城市所形成的独有的自然特质、文化特质和经济特质等,它是城市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特色景观、特色精神的总和。在武汉的特色文化中,哪个是武汉的标志,哪个是能够代表武汉的品牌?而主题文化是独具魅力、最具有影响力、最具有发展潜力、最具有品牌塑造力,最具有辐射力的文化。换句话说,武汉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不是上面提到的诸多文化中一种或几种,而是融合了各种文化特质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它是武汉文化的精髓。对于武汉来讲,现阶段的重点任务就是通过对各种特色文化的特质进行挖掘与剖析,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武汉的城市主题文化。
  (5)旅游文化发展硬件基础较差,软件同样亟待提高
  要使一个城市的旅游与文化实现完美融合,必须加强各类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为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把各种文化旅游资源以更好的面貌展现给游客。在武汉旅游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发展的硬件基础差可以说是硬伤,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博场馆严重缺乏,作为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多元化文化发展的历史名城,武汉的文博场馆数量缺乏,规模受限,根本无法承载大武汉丰富深刻的人文历史。第二,文化旅游景点基建相对落后,在武汉许多人文景点当中,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的落后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许多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影响了游客对景点的综合印象,历史文化内涵的展现和传递也一定程度受到了影响。第三,大量有碍景观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游客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会降低游客对文化景点的总体评价。以黄鹤楼为例,其他不说,内部的电梯可以算是整个景点最大的有碍景观,也可以算是最大的败笔之一,电梯的现代化与黄鹤楼整体的古朴和历史沉淀格格不入,让人们对黄鹤楼的印象大打折扣。
  除硬件基础急需改善外,软件同样亟待提高,武汉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就是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可以说是旅游行业的一个通病,也是限制中国旅游业服务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因素。但是对于文化旅游来说,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严重影响着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展示。以导游为例,他们是文化旅游中与游客接触最为紧密的人群,也是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传递者,如果其文化素质不高,如何将景区的历史文化更好地传递给游客?这样势必影响游客参观人文景观的心情。同时,文化素质偏低也会对服务水平产生影响,因此,武汉旅游与文化融合过程中的软件建设问题也是非常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解决途径
  (一)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四种途径
  1.市场的融合
  无论是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都要面向消费者,因此要使两大产业充分融合,市场融合是关键之一。市场融合需要以下两大步骤:首先对两个市场的构成、特点等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其次,要找到两大市场的相通点,这样才能实现联姻,通过合力作用或互补完善来扩大市场,并实现资源共享。比如文化产业可以通过旅游进行营销,而旅游则可借助文化提升其内涵和品牌形象;又比如,可以找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的那一部分市场,针对这块市场实行重点培育与宣传,开拓两大产业的融合之路,并以此为基础增强两者融合力度,这种力度的增强可以是共有市场的扩大,也可以是以之前的融合为契机而展开其他方面的合作。
  2.产品资源的融合
  实际上,仅就产品资源这方面来讲,旅游和文化的界线很难分得清,因为一座城市的很多文化资源本身就是旅游元素,属于旅游资源的范畴。或者说,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文化早已悄悄渗入一座城市的旅游产品之中。只有二者的产品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比如一些名胜古迹,以其自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发展现代旅游,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和文化在产品资源上实现完美融合的典范要数丽江古城,古城的气候温和,自然环境良好,周边旅游资源丰富,这些纯天然的旅游资源与古城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相融合,为丽江带来了丰厚的效益。
  3.渠道的融合
  所谓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商手中传至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中间商联结起来的通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当今时代,渠道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企业若进行渠道构建,不仅能够降低运营成本,也有助于企业更方便地了解市场状况,以便掌握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的主动权。对于一个企业尚且如此,对整个行业或产业的发展更是意义非凡。就旅游业与文化业来说,它们各有自身的渠道优势,通过渠道融合,可以使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最大限度获得双赢的效果。比如,旅游业主要的宣传和销售渠道是旅行社或网络,在旅游社和网络平台宣传和销售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融入文化资源的介绍,这样就拓宽了文化产品的宣传途径,也使受众群体成倍增加。反过来,文化产业经常通过各类文化交流会来对文化资源进行介绍和普及,在此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对文化资源所在的地域或景区进行宣传,那么对旅游业的宣传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4.企业的融合
  无论是旅游产品还是文化产品,都属于企业,企业才是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之间的融合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对于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自身来讲,必须要加强合作的意识,共同为开发出高端旅游文化产业项目而努力。而对于旅游、文化两大产业各自的管理机构而言,应转变相关职能,在积极调控市场的同时,重在引导旅游、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鼓励双方的融合互动,并帮助解决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
  (二)武汉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指导性建议
  最近十年来,武汉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方面已经做了一些积极尝试和大胆探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和收益。比如借助2011年海内外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机会,在“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内修建了一座“辛亥革命纪念园”,用“首义城台”、“纪念墙”和“纪念碑群”向辛亥革命和辛亥先烈致敬。其中,修建“首义城台”的数千块青砖,全部使用精心保存、收集到的“武汉百年城墙砖”,使整座城台通体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在由此掀起的辛亥革命“红色主题旅游”热潮中,约有超过4000万游客来到武汉,拉动了武汉全年的旅游经济。
  但就武汉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整体状况而言,还是存在诸多瓶颈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如下相关指导性建议:
  1.改革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协调机制,调动各政府机关和管理部门的资源,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政府主导,文化旅游部门主管、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机制,解决融合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建立产业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以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主,组建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并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市场化运作;加强产业融合投融资机制的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要求,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推进条件成熟的文化旅游企业上市融资。
  2.挖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突出文化旅游产品特色
  针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缺乏,旅游与文化发展脱节”的具体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突出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 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就要充分发挥文化在旅游中的灵魂作用,深入挖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和精髓,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文化旅游产品,赋予旅游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即“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提升文化旅游的品位。第二,文化内涵或文化特色的挖掘和呈现绝不仅限于对旅游吸引物本身,还在于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体现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旅游要素及服务环节中。旅游目的地的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景区景点、购物商场、娱乐场所,既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旅游要素和基本内容,也是传播旅游目的地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体现在各旅游要素中,才能营造旅游地浓郁的文化氛围, 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全方位地展示和弘扬旅游地的文化精髓。
  3.增加项目创意策划,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性和吸引力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项目越来越依赖于创意性的策划。只有那些新颖独特、极具创意的项目,才有可能收到游客的青睐和社会的关注,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漓江山水剧场之核心工程《印象.刘三姐》的呈现,使原本就名声在外的桂林旅游、阳朔旅游更为红火。武汉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同样需要创意,可在黄鹤楼内部设置更多供游客体验性项目;在广阔的东湖水面上,也可借鉴阳朔的做法,构建水上舞台,进行水景表演,将荆楚地区的特色文化更好地呈现给游客,既可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也可提高游客对景区的兴趣,还可让游客对荆楚文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4.培育城市主题文化,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主题文化是城市品牌的基石。只有加强主题文化的培育,才能找到武汉文化旅游的灵魂。主题文化的培育主要分为三大步骤:首先是主题文化的提炼,通过对武汉市的各种特色文化(如知音文化、黄鹤文化、宗教文化、革命文化等)进行剖析和研究,找出各自的共性与特色,并以此为基础归纳和提炼武汉这座城市的主题文化。第二是通过主题文化构建文化旅游系统,以主题文化为统领,把城市主题文化融入到旅游建设的景观、建筑、经济、产业、空间等各方面的建设中去,使文化旅游项目处处彰显着城市主题文化的独特气质。最后是对以主题文化为中心的武汉文化旅游品牌进行营销和推广,坚持“突出主题化,注重特色化,提升名牌化”三化战略,体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增强主题文化的国际性、战略性、前瞻性、权威性,从而塑造出武汉文化旅游的强势品牌。
  5.注重文化旅游硬件建设,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景区交通体系(包括景区的通达度建设、景区间交通体系、景区内部交通体系、景区内部交通工具的选择等)的完善、景区能源通道的完善、景区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景区绿化环境的改善等等。其次,加强服务设施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各方面的游览需求,为游客的各项活动提供便利。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景区内部及周边餐饮条件、住宿条件的改善,景区周边商业场所的构建,旅游活动中文娱性项目比例的衡量等等。  
  同时,武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培育人才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重点,也是不断提升旅游目的地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一是要加强专门人才培养,各类高等院校、职业学院、中专学校的旅游、民族、文化等专业,要增加文化和旅游开发建设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文化与旅游开发建设的实际,注重培养具有应用型、能力型和创造型的专门人才,适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是加强专门人才引进,积极从其他领域引进专业人才,加强文化旅游行业员工培训,促使每一个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后,就培养出一支懂管理、善经营、能提供优质服务的人才队伍,特别是要重视引进、培养和组织好文化旅游开发的规划与设计队伍,这样有助于提高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的质量和品位;三是要激发人才活力,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型人才观,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和成长环境,不拘一格地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使一切人才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以人才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武汉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几项重点任务
  1.节会文化建设
  节日庆典活动往往积淀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并且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娱乐性。节会活动也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促销手段,成为各个城市树立形象的重要举措。东北的齐齐哈尔市,2001年以来就相继设立了“齐齐哈尔观鹤节”(每年8月12日)、“中国碾子山登山节”(每年6月28日)、“齐齐哈尔冰雪游览会”(每年12月下旬至第二年2月中旬)、“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每年8月28日)和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那达慕大会及敖包大会”(每年九月初)这五大国际综合节,一年四季源源不断的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观光,成为东北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武汉,虽然有焰火节、桃花节、梨花节、蔬菜节和赛马节五项节庆,但特色不明显。根据目前武汉全市的旅游布局,建议在“东湖风景区”推出一系列会展项目,比如“中国(武汉)东湖论坛”、 “中国(武汉)国际梅花节”、 “东湖牡丹花会”、“屈子文化节”、“ 东湖龙舟节”等等符合东湖旅游实际的文化资源。在节庆的设计上,要按照东湖四季不同的自然风景设计好时间起始点。以“中国最大城中湖”盛名的东湖,实在是武汉旅游最值得挖掘文化价值的一处景区,除了在这里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节会,还可以效仿张艺谋的“印象西湖”、“印象丽江”、 “印象海南岛”那样,邀请名导演,利用东湖美丽的山水实景,制作一部或一个系列的“印象东湖”,向世人展示东湖深邃的历史文化,像西湖之于杭州那样,将东湖打造成武汉的一张文化名片,并以此打通一条武汉通往世界的通衢。
  2.文博场馆建设
  包括“地质大学博物馆”和正在筹建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在内,武汉共有文博场馆五座,根本无法、也无力承载武汉的人文历史。另外,武汉也很缺乏诸如北京“798工厂”、“垡头聚艺”、“宋庄画家村”、“京棉二厂”以及上海“田子坊”、“名仕街”、“ 同乐坊”、“四行仓库”之类的“现代文化产业创意园区”。 江南的袖珍古镇,人口仅有5.5万的小镇同里,就有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耕乐堂、古风园、珍珠塔、修德堂、松石悟园、陈去病故居以及“历史文物陈列馆”等十多个展馆。如果站在初来乍到的游客的立场,甚至很难找到一条充满文化氛围和时尚元素的酒吧街——这在“睁眼看艺术、闭眼思文化”的今天,武汉确实落后很多。
  武汉要树立文博建筑保护意识,对名人故居和历史遗存由政府出资或购买、或商迁,最大限度的予以保护。比如荒废多年的苏雪林故居,至今仍为他人居室的施洋故居,被武汉大学用作办公用房的蒋介石故居,辟为工厂职工宿舍的詹天佑故居等等,这些百多年的老建筑都已到非修不可的地步。一边眼睁睁听任具有历史和文化的遗存慢慢消失,一边抱怨武汉缺少人文资源,真是情何以堪!
  另外,还应在长江两侧特别是沿江大道和临江大道上多做文章,可以修建“洋派”的“沿江文化风情街”,或者“本土”的“沿江民俗工艺街”,无论哪一种,目的都是建造一条代表武汉特色的“文化旅游街”。至于那些逐渐从城区外迁的工厂,不要只想着卖地开发商业楼盘,不妨像京沪一样把眼界放宽、放远,将旧厂房和废弃车间改建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创意园”,这也是流行全球的旧城改造最佳方式,像北京最早的“798工厂”,如今每年创造的文化产值多达两百多亿,比楼盘的收益不知高上多少倍,是实打实的“年年有收成、岁岁见效益”。
  3.荆楚特色文化建设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包括炎帝神农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江城武汉文化、现代革命文化八大系列,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与时俱进的要求,荆楚文化被赋予了更为励志、开放、创新的时代意义,具有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作为湖北省会和荆楚文化的中心,武汉自然担负着传播、介绍“荆楚文化”的重任。
  荆楚特色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古代精华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的展现与宣传。前者包括独树一帜的青铜筑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等等,这些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篇章。后者则包括三峡水利文化、现代建筑文化等,显示了新时代荆楚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如何把上述这些精华文化在武汉这座省会城市浓缩而又完整地展现出来,或者通过武汉大城市的影响力传播出去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具有做法包括:在市区修建能够代表荆楚文化精华、荟萃各类经典艺术形式的“民俗园”,让游客在游览中体验古民俗的乐趣和感受古文化的精髓;开展各类文化展览或文化交流活动,加强荆楚文化的宣传及与其他文化互融等等。
  4.打造文化区
  (1)历史文化区。历史文化区以长江为中心,向两岸扩展,主要包括黄鹤楼、古琴台、晴川阁等景点,这个区主要向大家呈现荆楚地区灿烂的历史文化。
  (2)革命文化区。革命文化区主要围绕武昌起义发生地及周边相关地区进行打造与建设。建造革命事迹和战争兵器陈列场馆以及营造庄严的气氛,宣传革命事迹,弘扬革命精神,从而唤起爱国情怀。
  (4)美食文化区。主要的景点包括户部巷、吉庆街以及新落成的楚河汉街。美食文化往往是最能吸引游客眼球的文化之一。应确保规范经营,切忌泛滥;确保特色明显,美味可口;确保卫生过关,健康为上。
  (5)都市文化区。都市文化区主要集中在汉口商业中心以及武昌的光谷地区,这是武汉商业文化、现代文化的荟萃地。打造都市文化区的关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代文化的展现,主要是高楼大厦的建造、现代娱乐方式的引进、现代生活方式的提倡等;二是商业文化的凸显,包括国内外高档品牌的入驻、商业区的改造、商业广场的涌现等。
  五、结 语
  实现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一项艰辛而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全体市民的参与。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初步探索中,武汉已经取得了有效的成绩。对武汉而言,在将来的实际操作中,遵循科学的规划、循序渐进地展开工作,必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笃勤.武汉文化特色与景观设计[M].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
[2] 蔡靖泉.楚文化流变史[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 李文杰.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武汉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1).
[4] 罗明义.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9(9).
[5] 曹诗图,沈中印,刘晗.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整合[J].特区经济,2005(10)
[6] 刘兴,周江莲,刘冰慧.武汉市节事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研究[J].知识经济,2010(2)
[7] 周桂英.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2(08)
[8] 李文杰.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武汉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1).
[9] 秦绪霞、何佳梅.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与保护[J].文化研究,2006(4).
[10] 谭颖.从旅游与文化关系谈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J].产业观察,2011(1).
[11] 程晓丽,胡文海.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J].地理研究,2012(1).
作者简介:邓爱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系主任、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