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金融资源整合视角下湖北地方银行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研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4-24浏览次数:1000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计划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建设进程的推进,湖北地方金融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切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域经济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为全省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金融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银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机构,其发展状况和运营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如何培育和提高湖北地方银行的竞争力,如何应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日趋激烈的挑战,更好地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实现地区又好又快的发展,对湖北地方银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湖北省地方银行的发展现状
  随着2010年12月湖北银行的重组,湖北省在金融资源整合方面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新成立的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武汉市农商行共同构成了湖北省地方银行的主体,近几年金融资源整合日益深化,湖北地方银行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也日
益增强。
  (一)湖北银行的发展现状
  湖北银行在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积极融入湖北经济发展大潮中,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政府战略重点、地方支柱产业、“三农”及中小企业,成为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重组后的湖北银行规模效应凸显:2012年末,湖北银行总资产达
到1026亿,比重组前的2010年增加630亿元,增幅达159.1%;各项存款余额636亿元,比重组前的2010年增加302亿元,增幅达90.42%;各项贷款余额410亿元,比重组前的2010年增209亿元,增幅达103.98%,在湖北同业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中,湖北银行存贷款增幅排在第一位。目前,湖北银行在全省拥有7家分行、105家分支机构,整合后的湖北银行所带来的资源整合、规模经济、经济支撑等积极效应已初见端倪。
  (二)汉口银行的发展现状
  随着2007—2009年底的两次增资扩股,联想、武钢等知名大型企业的成功引入,使得汉口银行资本金得到极大补充,有利于下一步进行跨区域开设分行、开拓新业务。同时伴随其股权结构的优化,品牌形象和公司治理的显著提升,为汉口银行的择机上
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汉口银行的营业网点已基本覆盖武汉地区和湖北省其他主要城市,并逐步向省外延伸,随着2010年1月重庆分行的成功设立,汉口银行向全国进军的战略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北京分行的筹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此外,近两年来大幅增长的业绩,为汉口银行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较好的硬基础,截至2012年6月30日,汉口银行资产总额为1979.56亿元,净资产为87.87亿元;2012年上半年盈利21.67亿元,实现净利润9.63亿元。2009-2011年净利润年平均增长幅度约为60.6%,资产总额年平均增长幅度为54.6%,未来平均年增长幅度约为30%,靓丽的业绩显示着对跨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武汉市农商行的发展现状
  武汉市农村商业银行是武汉地区金融机构中唯一一家面向城乡两个市场的金融机构,与农村信用社相比,改制后的武汉农商行采取股份制方式运作,更加适合于市场经济发达、商业化程度高的地区。武汉农商行是“三农”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力银
行,同时兼顾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农村家园建设、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园区经济和全民创业的支持力度正在逐步加大。目前,武汉市农商行营业网点多达230多个,遍布武汉城乡各地,全行各项存款净增额在全市金融机构排名第一,各项贷款净增额在全市金融机构排名第二。 
  纵观湖北省地方银行,尽管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但仍然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规模小、实力弱、分支机构地域辐射能力差、资产质量不高、金融创新薄弱、盈利模式单一等缺陷,在整个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缺乏竞争力,面临着严
峻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又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如在省内有分布较广的网点和大量终端客户,并在政府支持下掌握着一定金融资源等,都为地方银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优越条件。从整体上来看,以政府为主导,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可以改变湖北省地方银行以及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单体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的不利局面,并且带来资源整合、规模经济、品牌形象、资产增值、经济支撑等方面的积极效应,对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高地方银行的竞争力,打造湖北省银行业品牌,增强金融对湖北经济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资源整合为我们探讨湖北地方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二、湖北地方银行竞争环境分析
  (一)湖北地方银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金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湖北地方银行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速度日益加快,通过资本市场筹资使资本实力不断提升,通过开展金融租赁、信托、基金等非传统银行业务,综合化进程日益加快;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势如破竹
,近几年相继在武汉设立分支机构,市场参与主体快速增加,竞争日趋严峻;外资银行业积极抢占大中城市市场,利用其竞争优势争夺高净值市场。目前,中行、农行、建行、工行仍占据着湖北银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从营业网点格局上来看,截至2011年末,湖北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见表1:

表1:2011年末湖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机构类别
机构个数
(个)
从业人数
(人)
资产总额
(亿元)
国有商业银行
2718
62048
13400
股份制商业银行
181
6947
4737
城市商业银行
186
4602
1948
外资银行
8
338
93

  无论是从机构个数、从业人数还是资产总额来看,湖北地方商业银行都处在夹缝中,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认清自身所处的竞争环境,是培育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在银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必要条件。
  (二)湖北地方银行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未来几年,湖北地方银行的竞争对手主要还是中行、农行、工行、建行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及中小股份制银行在湖北省的分支机构。同时,进驻湖北的外资银行将在金融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的背景下加速显现其竞争优势,并有可能在高端客户市场成为
湖北地方银行的重要竞争对手。
  1.国有控股银行对湖北地方银行构成全方位的竞争压力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在湖北省经营多年,在规模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营业网点辐射全省,可谓触角发达,枝繁叶茂。一方面有国家信誉为其担保支持,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庞大的客户资源、渠道资源和资产规模,
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另一方面,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政府注资、股份制改造、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海外上市、法人治理等在若干制度环节和技术环节发生着变化;在公司治理、战略管理、资本运作、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逐步实现了新的突破,再加上享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业绩和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通过2012年发布的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排名可以看出,工商银行位列第一名,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名。此外,国有控股银行的综合化经营与国际化发展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从而为其通过金融创新配合政策资源而争夺市场奠定了日益坚实的基础。
  2.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将对湖北地方银行形成合围之势
  截至日前,13家由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以及平安银行四家银行外,都在武汉开设有分行和支行。随着中部崛起等战略的深入实施,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入湖北市场的步伐将逐步加快,与湖北银行
、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争夺市场高点。
  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全国性股份商业银行在某些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战略方向明确,产品创新能力及竞争力不容忽视。如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龙头老大”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在过去几年,多家商业银行提出“由批发业务向零售业
务转型”的战略思路,而在实践中大力付诸行动并取得较佳成效的,非招行莫属,据2012年半年年报显示,上半年招行税前利润达94.39亿元,零售利润占比达32.13%,同比提升4.44个百分点,零售业务营业净收入已占营业净收入的40.51%,同比提高3.06个百分点。据最近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招行零售存款余额及新增额均位居全国性中小型银行第一,零售贷款余额及新增额紧随四大银行居国内同业第五位。又如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兴业银行凭借在资金业务方面的创新和先发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径,成为国内首家同业资产规模超过贷款的银行,同业资产占比达到39.62%。这一业务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和先发优势,能够有效应对信贷需求不足局面,并且市场定价的同业资产负债占比较高,受利率市场化冲击相对较小。由此可见,在未来若干年内,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将不容小觑。
  3.外资银行扩大迅速,将着力抢占高低,争夺市场份额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金融开放进程的加快,外资银行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武汉作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金融中心,势必会成为外资银行在内陆地区投资的热点。近几年来,随着一系列开放政策的实施,外资银行落户武汉市的力度明显加大,目前,
武汉是中部地区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截至2012年9月末,武汉市共有外资银行机构8家,其中外资法人银行分行7家,此外,汇丰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东亚银行、瑞穗实业银行、渣打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和韩国企业银行均在武汉设有分行。
  在银行业的竞争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力也不容小觑。首先,外资银行品牌效应、资本运作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势必会对湖北省地方银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另外
,外资银行凭借其良好的用人机制和优越的工资条件吸引国内的金融从业者,必然会造成国内银行部分精英外流,对湖北省银行业的人力资源造成一定的冲击。最后,在与外资银行争夺市场的过程中,势必会增加地方银行的成本支出。
  (三)湖北地方银行自身优势分析
  在了解湖北地方银行面临严峻竞争环境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首先,湖北地方银行有强大的政府资源背景,其主要股东为当地实力雄厚、举足轻重的大企业和地方政府,能够为地方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资源。第二,湖北地区有各种产
业的支撑,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推进、未来科技城、武汉软件新城、光电子配套产业园、中新科技园等新兴产业载体的规划和建设,有利于发挥湖北地方银行“推手”作用,实现金融配置效益最大化。第三,湖北省内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及政府的重大项目引导和扶持,使湖北地方银行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第四,经过一系列增资扩股,湖北银行、汉口银行股东结构得以优化,公司治理不断完善,为其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湖北地方银行的竞争危机
  在分析湖北地方银行主要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危机的存在,湖北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市农商行等地方银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但在为省内居民和地方经济提供了大量金融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壮大
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在客户、市场份额、业务结构、业务规模、收入结构、营业网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目前地方银行也缺少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并不具有不可复制性,只要其他行重视并在某些领域加大投入,就会打破地方银行目前已经形成的竞争局面。特别是湖北银行和省内由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而成的各农村商业银行,尽管已有很大改观,但是基础仍然薄弱,无论是与同业竞争还是从自身长远发展来看,依然存在很多的短板,制约着湖北地方银行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
  (一)公司治理、管理制度有待继续完善
  现阶段,虽然湖北地方银行已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扁平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并逐步完善“三会一层”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但实际上湖北地方银行的股权依旧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或国有大企业法
人手中,私有企业、自然人和外资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在管理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以湖北银行为例,2011年年底,湖北银行的十大股东中宜昌市财政局、荆州市城投、黄石市财政局、荆州市财政局、襄阳市财政局等占据了一半席位。这种股权结构中地方政府官员占据银行管理层的比例过大,会导致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地方主义色彩过重,此外,还会引起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行政化而非市场化,如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董事会、监事会等部门形同虚设,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受大股东影响偏重,无法对银行代理人形成有效监督等。
  随着2012年9月增资扩股,湖北能源与三峡集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并列成为第一大股东,持有湖北银行9.9%的股权,其中三峡集团为国务院国资委持股100%的老央企,而武钢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辖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尽管增资扩股后当地对
湖北银行的掌控受到挑战,但是地方政府、国有大企业法人持股比例过大的现象并没有得到缓解,在这种股权结构下,尽管银行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模式组建董事会,但是其权利主体和经营决策主体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银行行为机制会受到扭曲,不利于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较于湖北银行,汉口银行的十大股东中,地方政府的占比明显减少,但同样存在董事会决策不够独立的问题,决策时易受到大股东以及关联企业的影响,使其关联交易的问题比较突出,缺乏一定的透明度。
  (二)现实竞争力不够
  湖北地方银行要想在银行业有长足的发展,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的正面交锋,将自己的品牌形象根植于广大客户的心中,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有过硬的现实竞争力。这里我们所说的现实竞争力是反
映银行及其经营状况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指标,主要包括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以及流动能力五个方面。
  虽然近几年,以湖北银行、汉口银行领衔的湖北地方银行发展势头迅猛,但地方银行的本质决定了它们有着无可避免的资产规模小、整体实力弱、分支机构辐射能力薄弱等问题,见图1。

  截至2012年6月30日,湖北银行的资产总额为9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汉口银行的资产总额为1979.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48%。尽管如此,湖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在实力上仍然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提并论。如果说,这些商业银
行不仅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同时也有强大的总行作为坚强后盾,地方银行注定短时间不可能赶超的话,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同样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北京银行。根据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4月29日公布的“2011中国城商行排行榜”可知,虽然汉口银行的总资产排名为第15位,相较于2010年度的中国城商行的排名上升了4位。但与中国目前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相比,其11010.15亿元的总资产规模傲视群雄,资产相当于汉口银行的55.5倍,约为湖北银行11.6倍,湖北地方银行如何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等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仍有很长一段路要去探索。

  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显示,2011年年末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71%,同比上升0.55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年末,390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根据图2,仅湖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之上。地方银行由于股权结构本地化、资产结构不合理、收入来源比较单一、缺乏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足够的内源融资能力,在近年迅速扩张的情况下,资本消耗严重,面临着资本充足率可否持续达标的严峻挑战。而资本充足率实际上是考察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和发展。资本充足率越高,说明银行的运营更加稳健、安全,其应对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如何提高自己的资本充足率,对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似乎更容易解决,发行股票、债券,引进外资大股东都不失为良策。而对于湖北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这条路似乎更加艰难。早在2008年,汉口银行就开始寻找境外投资者,筹备上市一事,但根据最新消息,2012年10月10日,汉口银行已经正式宣布推迟IPO。前有狙击,后有追兵,要发展,找杠杆,这是湖北城商行面临的共同焦虑。如何在资本充足率约束的条件下,实现既定目标的扩张,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是湖北城商行必须认真探索、思考的问题。
  (三)资产质量不高,风险问题突出


  在稳定经营的基础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银行的终极目标,而安全性是银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保证。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价银行业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高,说明收回贷款的风险越大,越不利于银行的稳定经营。
  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97%,湖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86%,汉口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87%,均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全国均值之下(图3)。尽管如此,湖北省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仍然有待改善,尤其是在面对货币政策转变、
利率市场化和汇率体制改革挑战的时候,更应该从有效的风险监控体制、完善的风险监控系统、设备,以及提升内部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和技能等方面入手,寻求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生存之道。 

  2012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78.1%,湖北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32%,汉口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37.7%,均在全国均值水平之下(图4)。这说明湖北城市商业银行尚未建立系统、完备的风险管理、监控体制,其资产缺乏安全有效的保障

  (四)核心竞争力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现实竞争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在现阶段取得优秀的业绩,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亟待提升的同时还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所说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反映银行的远期竞争能力,主要包括技术进步、金融创新、人才的吸纳与培育、
企业文化的塑造、品牌认知度五方面。
  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相比,湖北商业银行起步晚,对于高科技的运用、信息网络的利用、新业务的开发以及人才的吸纳方面均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四大行在国内的分支机构众多,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而湖北地方银行的网点
主要集中在本省范围内,目前仅汉口银行于2010年实现了省外网点的扩张。在人才的吸纳方面,虽然目前汉口银行、湖北银行为新进员工提供的薪资相比其他同业而言是在较高水平的,但是由于国有银行的品牌认知度更高,其多样的业务品种、层出不穷的全国系统的培训机会以及期权持股、员工持股等激励机制等,使其在人才招纳方面更具有吸引力,这些对湖北地方银行广纳贤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阻碍。而在金融创新方面,传统业务仍占主体地位,经营业务种类少,盈利来源结构过于单一,金融机构综合功能发挥不足。商业银行仍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部分银行新业务有所发展,但整体占比仍然较低。
  (五)一定程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仍需明确市场定位
  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一直以来都是湖北地方银行的工作重心。由于商业银行以及一些股份制银行内部机制以及政策方面的问题,使其向地方企业贷款时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湖北城市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地缘以及政策
优势。截至2011年年末,湖北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5686亿元,总贷款七成以上投向省内中小企业,小微贷款客户已占客户总数的80.44%。作为支持湖北地方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湖北城市商业银行始终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并通过不断探索、开拓,初步形成了有效的运营机制,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外资银行、国有银行、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多重压力下,湖北城市商业银行如何结合当前金融改革、企业改革进程,确立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规划业务经营及拓展方向、建立行之有效的经营理论,实现长远发展和最优化的目标,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湖北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在明确的市场定位下,摆脱服务“同质性”的窘境,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为出发点,找寻适合自身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路径,而不是在内外压力的紧逼之下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四、湖北地方银行竞争力培育和提升对策
  湖北地方银行在推动区域中心建设和实施跨区域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能有效提升湖北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改变湖北省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单体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的不利局面,增强地方银行
风险抵御能力,打造湖北省银行业品牌,立足本地,服务中小企业和政府各项基础性建设,推动地方银行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培育和提升湖北省地方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
  在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国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是湖北地方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促进自身长足发展的基础。未来几年内,湖北地方银行应继续立足地方、服务市民、坚持中小、培育大型,在战略目
标选择上,应立足武汉、辐射全省、接轨国际。
  立足地方、服务市民、坚持中小、培育大型,即在客户选择上,必须坚持为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宗旨、以为市民服务为辅、把培育大型企业作为未来利润增长点的指导思想;在产品提供上,必须针对当地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为中小企业提
供全方位、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在目标市场选择上,以差异化市场为主,通过发现新的市场空间来提高竞争优势,从而形成自身特色。
  立足武汉、辐射全省、接轨国际,即以武汉经济发展为基本立足点,抓住中部崛起、“两圈一带”和建设中部金融中心的历史机遇,强化经营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对地方经济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把汉口银行、湖北银行、武汉市农商行办
成以武汉市为核心,辐射全省各地区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并与国内的其他银行建立联盟,谋求广泛和深层次的业务合作,不断拓展经营领域的内涵和外延,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市场地位。目前,湖北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北分行利用其在经营战略、市场定位、网点布局、业务品种等方面的极大互补性,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银团贷款、资金业务、投行业务、中间业务、结算代理、业务培训和信息交流等领域的全面合作,此举对双方在探索高品质、多元化金融服务上取得重大突破。接轨国际,即通过寻求和发展外向型战略合作伙伴,吸收和引进国外资金、现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按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规范经营管理,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力求通过建立全方位、开放型合作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完善湖北地方银行公司治理,优化股东结构
  银行各项战略的实施以及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清晰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良好的股东结构可以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依法有效的运行,促进地方银行的决策科学化和运作商业化,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降低交易成本
。完善湖北地方银行的公司治理,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
  新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应能在风险管理、IT技术、业务拓展与创新等方面为湖北地方银行提供切实的帮助,如五大国有控股银行或者外资银行;或是引进实力雄厚且在业务上能带来互补次效应的大中型企业,如武汉钢铁集团、湖北宜化集团、中国葛洲坝
集团、九州通医药集团等。
  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例,第一,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入股会带来先进的公司治理机制,这有利于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提高。成熟的外资银行具有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健全的内控制度和较高的业务创新能力,相对于其他境内战略投资者具
备明显优势。第二,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对管理层的监督,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业绩。通过外资金融参股,不仅能解决股权结构、资本充足等问题,还可以引入外资银行的金融产品,可以通过外资银行的结算渠道,迅速提升对外向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服务水平,增强城商行的竞争能力。近些年,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已相继引入国际金融公司等外资金融机构,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经营管理水平均起到积极的作用。
  2.公开上市
  公开上市不仅可以募集资金,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鉴于上市的门槛比较高,不是每个中小商业银行都能够限时达到,各银行应有计划地实施这一目标。汉口银行经过几年的上市筹备工作,应继续巩固已有成果,积极
利用联想集团和武钢集团两个股东的强劲势力,以武汉作为两型社会试点城市、以东湖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扩张、争取上市,并借此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和各地农村商业银行实力也较为薄弱,现阶段应继续立足于多种渠道补充资本金,优化股权结构。
  (三)积极推动湖北地方银行跨区域经营
  以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为例,经过多年的经营,汉口银行在本土的影响和辐射力逐渐强大,截至2012年5月,汉口银行支行数目已发展到72家,基本辐射武汉地区,且在宜昌、黄石、鄂州、重庆等地区成功开设分行,为汉口银行“渗透全省、进军全国
”的战略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汉口银行应该利用本土有利优势和已经积累的品牌效应,继续巩固已有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可以通过跨区域经营,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强化汉口银行的招牌形象,使其成为覆盖圈内、辐射全省乃至更大范围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围绕“一主两副”及武汉城市圈在全省战略性布点,另一方面在全国三大经济区域进行战略布局。沿长江经济区域发展,并重点布局长三角经济区,逐步辐射环渤海、珠三角经济区和中西部主要城市,并力争尽快进入上海、天津、南京、杭州、深圳、成都、长沙、西安等核心和重点城市。
  而新设立的湖北银行在现阶段应走本省内跨地市经营的路线,在各地市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本土化特色经营,立足于服务当地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如湖北银行咸宁分行可结合该市电子能源、食品饮料、森木造纸、冶金建材、机电制造、生态文化
旅游及农业生产加工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制定战略合作计划;又如随着鄂西圈经济亮点在群山绿水中的逐渐凸显,交通圈、生态圈、文化旅游圈为主体的一系列工程也开始启动,未来5年内,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大多数将在西部地区,长江三峡、襄阳旅游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两山”节点、清江画廊景区、“洪湖——洈水”水体旅游开发等重要项目的推进,全力推动和支撑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因此湖北银行应抓住以上机遇,在增强对地方经济支撑作用的同时,提高自身竞争力,达到双赢
  同时,湖北银行应利用自身在湖北省各市的网点,进行有步骤的扩张,将自身的影响力逐步扩张到全省,待自身规模发展壮大以后,再进行跨省扩张,进而确立湖北银行品牌在全国银行业的地位。截至2012年,湖北银行已成功在省内开设7家分行,各
市开设营业网点共计105家,金融服务半径逐步扩大。
  (四)政府主导农村金融机构重组,提升抗风险能力
  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历史形成的二元社会中,“三农”问题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然而湖北农村金融资源匮乏,供给不足,湖北省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是不争的事实,这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扩张。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
点的推进,截至2012年6月,尽管全省已经成功组建79家农信社、38家农村商业银行和29个村镇银行,但由于农业投资周期长,资金周转较慢,农业资本使用率偏低,抗风险能力弱,且农村贷款可供抵押物少,担保难等原因,农村金融机构“偏农离农”,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湖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随着农村金融稳步发展和政府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可以通过合并重组各地农村银行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统一调配资源,增强资金实力和服务范围,促进农村金融良好有序发展。
  首先,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龙头机构,应承担其引导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职能。在当前环境下,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改革的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联社试行股份制改造。引导县级联社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
竞争力和服务“三农”能力。其次,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扩大农村金融服务。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县域推广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等贷款品种。制定应收账款质押、动产抵押贷款、浮动抵押贷款等管理办法,对于发展尚处于初期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和贷款子公司,比照农村信用社改革扶持政策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稳妥推进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在发展相对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各地农村金融机构的逐步合并重组,实现资源利用和分配的最优化,最终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一体化。
  在农村金融机构重组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一方面要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要防止过度干预,以此规避行政干预的负面影响,以确保经营决策和管理的市场化。同时,地方政府要统筹农村金融机构与外资机构的和谐发展、
统筹大银行和小机构的和谐发展、统筹农村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和谐发展,统筹农户与中小企业的和谐发展,真正做到更好的服务“三农”。
  (五)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实现地方银行综合化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新兴金融组织创新形式,是当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框架下整合金融资源的有效方式和重要载体。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组建湖北地方金融控股公司,能有效解决湖北地区金融发展需求与监管能力之间矛盾,提高区域金融整体竞争
力水平,加快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其在经营范围、资源整合、资本管理和运作效率等方面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资本方法优势是其他金融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
  湖北地区金融控股公司应遵循“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依法合规”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地方政府的推动力,在政策扶持、环境改善、加强监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并严格遵守国家各项经济、金融法规。具体有以下几种思
路:
  1.以省内实力雄厚的大型知名企业如武钢集团为龙头,以该实业企业的资本为基础,吸收省内外的其他优秀企业参股,发起成立法人保险公司,参股省内地方银行(如汉口银行、湖北银行、武汉市农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
  2.以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长江证券为龙头,通过向原有股东和省内企业招募,增资扩股,以长江证券为基础构建一个控股母公司,长江证券作为其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再由控股母公司向省内地方银行、法人保险公司、农村金融机构等金融企业投资
,形成控股或相对控股;或由长江证券直接控股一家信托投资公司或投资公司,再由这家公司向省内的城市商业银行、改制后的农村信用社、法人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投资,形成控股或相对控股。
  3.以国有资本为龙头,通过资本纽带形成集团,并以收购兼并、重组、参股等方式,实现对湖北省内地方银行、证券公司、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投资性控股,组建一个股权多元化的控股公司。2011年11月陕西省西安市成立的陕西金融控股集
团有限公司和2012年9月浙江成立的浙江省金融控股公司即采用此种模式。
  (六)发挥湖北省利基市场作用
  1.以本土市场为利基
  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湖北地方银行植根于湖北省地方经济,与本土经济有天然的联系,具有以上银行所不具备的本土优势,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其与地方经济的交融性,密切保持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上的一致,时
刻把握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抓住机遇提高自身金融资源的运用效率。如湖北银行总行设在武汉,且在咸宁、宜昌、荆州、孝感和襄阳都设有分行,能与本土市场形成有效联动,密切把握各市经济动态的脉搏,有利于在银行业激烈的竞争中集中优势资源,避免与其他银行的同质化竞争,寻找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适应省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
  湖北银行襄阳分行自成立以来,以本土为利基,紧密围绕全市经济产业发展布局,重点突出服务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至2012年6月末,园区类贷款余额达到30亿元。同时,自
2009年成立微小企业贷款中心以来,立足本土市场,突出“四个特色”,即:为大学生创业服务、为下岗工人再就业服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为微小企业服务,至2012年6月底,小微贷中心贷款余额4.88亿元,比年初增加1.28亿元,为大批创业者创造了近万个就业机会。
  2.以中小企业客户为利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如此庞大的基数与他们所获得的金融支持是不成正比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中国高度垄断的银行业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效率低
、信用不足、结算成本较高,且服务手续繁琐,大银行出于成本、风险、收益等方面考虑大都不愿为中小企业办理贷款业务,因此它们可以成为湖北地方银行的主要客户群。
  湖北地方银行的定位和优势也在服务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方面。第一,湖北银行、汉口银行和武汉市农商行具有地缘性优势,其从业人员大都本土化、与客户地域联系紧密、熟悉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对本地中小企业监督便利,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避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能够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第二,地方银行具有决策优势,其决策链短,机制灵活,更能适应和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有效降低双方的成本从而促使价值最大化。第三,地方银行在业务、规模、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有限性和业务范围的地域性也使其难以与大银行匹敌,如果把大量资源用于与大银行争夺高端客户,必将得不偿失。因此立足本地,把稳定中小企业客户作为实施利基战略的基点,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分业监管体制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问题》.《国际金融研究》,2001(6)
[2]刘永功、李祥伟.论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资源的整合[J].农村经济,2004 年第1期
[3]魏义俊.组建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南方经济,2005年第12期
[4]叶建华.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整合问题研究[J].武汉金融,2006年第3期
[5]左新亚.“中部崛起”战略为湖北银行业带来新的契机[J].金融广角,2006年第8期
[6]宋剑锋.金融支持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设想与路径[J].武汉金融 2007年1月
[7]唐双宁.城商行的发展阶段和现存问题[J].资本市场,2007年第12期.
[8]安贺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营销的一种定位——利基营销[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0月
[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课题组.湖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J].金融研究,2009年第3期
[10]鲍捷. 论汉口银行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的金融支持[J].财经纵横,2009年7月
[11]腾冲、宋清华等.《北部湾银行竞争力培育和提升战略研究》[M].2010年12月:10-48
[12]时小侬.从利基市场理论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月
[13]刘春志、罗茜倩、胡世伟、叶天晓.湖北地方金融资源整合路径研究——基于湖北城市商业银行整合视角.省情调查与分析,2011年11月
[14]王金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转型[J].中国金融,2011年第12期
[15]张书杰.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J].三农金融,2012年5月

本项目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资助完成

作者简介:刘春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郑 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高 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