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湖北经济新闻网讯 2019-02-14 18:49:28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做好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当头炮”。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依据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编制了《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18年11月21日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
在2月14日湖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海洋介绍了关于《规划》实施的相关情况。
他表示,最新出台的《规划》准确把握了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提出了湖北乡村振兴“65432”重大行动。其中,产业兴旺有六大行动,建设5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10条千(百)亿元特色农业产业链;建设20个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农村电商规模过千亿。生态宜居有五大行动,其中建成省级生态村1500个;建设2000个美丽乡村;建成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乡风文明有四大行动,其中保护和改造100个特色文化村和5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镇;重点保护100个传统村落。治理有效有三大行动,其中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过5万元的村达到60%以上;“雪亮”工程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生活富裕有两大行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2万元;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口覆盖率达到93%。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农业农村发展成就辉煌,农业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乡村发展仍存在产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生态环境不好等问题。”杜海洋说。针对湖北省乡村产业竞争力不强,大企业方面缺少领头羊,大产业方面缺少价值链,大品牌方面缺乏招牌菜,大融合方面缺乏闪光点等问题,《规划》提出加快推进中国农谷、中国有机谷、硒谷、虾谷、橘谷、药谷“六谷”建设,做大做强“荆楚农优品”举措。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湖北将建设荆楚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四宜”美丽乡村,实施长江、汉江、清江流域生态健康工程,推动“三江”流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四山”生态保护工程,构建华中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实施“千湖”碧水工程,彰显“千湖之省”本色;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实现全省农村无害化厕所全覆盖,宜林荒山基本得到绿化,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